王曈專欄|軍工概念股 這6檔全是真材實料

王曈專欄|軍工概念股 這6檔全是真材實料

我在2022年末的跨年演講會中曾有提到,投資人在今年必須注意到一個產業,這個產業是一個「小而美,而且是政府扶植的產業」, 這就是今天文章的主題《軍工概念股大巡禮》。

在15年前 士兵裝備超過100萬元

要談到這個議題,首先要先從台灣的國防説起,台灣目前的國防軍種,就是由陸軍、海軍、空軍三大軍種組成,在戰時還可納入海巡、警察等執法機關為輔助戰力;目前總兵力為21萬5000人,扣除被分發、借調,常備部隊為近19萬人,列管的後備軍人有238萬人。

但光有人是不足的,若有戰事發生時軍人總不能赤手空拳應戰,各軍種都要有武器裝備彈藥才行;早在15年前,光是一位特種兵的全身裝備價值就超過100萬台幣;而且現代戰爭早就是立體化、電腦化、資訊化,還包括網路認知作戰,絕不是人多就有用,範圍從陸地到空中、再到海底,都是環環相扣一體成型,缺一不可,如此一來,軍工週邊產業也越突顯其重要性。

台灣必須自產飛彈、戰機、潛艦

再説到目前的國際關係,先看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競爭,再到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軍事衝突,世界各國對於國防自主的意識正逐漸抬頭,當然也包括我們台灣。自從2021年起,中國軍機擾台數量每隔一段時間就在創新高,這也讓國軍現階段的工作重點聚焦在「遠程打擊」、「制空作戰」以及「制海作戰」等六大面項。講白了,就是為了不要共軍登陸台灣。

和成是衛浴設備 也切入軍工市場

而為達到這個目的,台灣就必須要有能力自主研發與生產飛彈、戰機、潛艦,無人潛艇,這些可以用來遠程嚇阻共軍的軍事武器。我們台灣的軍工概念股也都相當爭氣,像是做衛浴設備的1810和成,都可以為台灣國防自主貢獻出心力。各位看到和成2021年產品營收比重,和成的營業項目幾乎都是衛浴設備,其中佔營收比重大約7 % 的「精密陶瓷複合材料」,就是和成切入軍工市場的證據。

飛彈鼻子 用獨門的馬桶陶磁配方

由我們國家中科院所自行研發製造的天弓丶天劍丶雄風系列的飛彈,這些型號的飛彈準確度是100%,早已備受國際高度矚目;讀者還記得嗎?曾在2016年雄三飛彈誤射漁船事件,讓中共見識到雄三的威力與精準度,當天還引起中共一時之間關閉所有機場。

而這些飛彈能夠耐攝氏1000度以上高溫,並且研製在超音速環境下不破損的「飛彈鼻錐罩」,更是中科院自豪的關鍵。

鼻錐罩是飛彈重要零件之一,它是飛彈最前端圓圓尖尖的錐狀頭,它就好像是飛彈的眼鏡,負責保護飛彈內部微波追蹤標頭的「眼睛」不受傷害。而這個飛彈上的「鼻錐罩」,所使用的是世界獨門的陶磁複合材料配方,這個配方很有可能就是由馬桶概念股和成與中科院一起研發完成,這就是市場把和成列為軍工股的原因。

最高純度的軍工股:全訊、漢翔

2023年3月,全球最大國家主權基金「挪威主權基金」公布2022年投資狀況,其中有兩家「台灣最高純度的軍工股」居然出現在名單上,分別是的5222全訊以及2634漢翔,挪威主權基金持股全訊大約2.58%(第3大股東),漢翔則是2.49%(前5大股東)。

為什麼「挪威主權基金」不去投資全球軍火龍頭「洛克希德.馬汀」與「雷神」,而跑來小小的台灣投資全訊與漢翔,這個只能說明一件事情,那就是「台灣的軍工股 相當爭氣,但⋯⋯很多事只能做,不能說。」

飛彈的眼睛 全訊IDM砷化鎵晶片

我們介紹的和成,他做的飛彈「鼻錐罩」是飛彈的「眼鏡」。那誰家的產品可以稱做是飛彈的「眼睛」呢?答案就是被挪威主權基金投資的5222全訊。全訊是全台灣唯一專攻軍用市場的IDM砷化鎵晶片的公司,同時也是全台唯一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IDM廠,也正是因為軍工市場是全訊的主要市場,所以他與另外兩家專注在消費性市場的砷化鎵雙雄3105穩懋、8086宏捷科,在毛利率上的表現就有所差異。

全訊8成營收 是由中科院所貢獻

同樣的,台灣的中科院是全訊的大客戶,全訊有幾乎八成以上的營收都是由中科院所貢獻,剩下的兩成左右的營收,則是由美國、印度,以及歐洲等國際客戶所組成。

全訊主要幫中科院生產「高頻訊號控制器元件」,也就是「飛彈的眼睛」,像是天劍、雄風、天弓等飛彈,都是透過全訊所做的PA發射出高頻電磁波,是以光速接觸至目標,再反射回接收器,進而運算並且判定出目標的確切位置,來進行攔截或干擾彈道敵方飛彈,未來隨著台灣國防預算提高,天劍、雄風、天弓等防禦型飛彈訂單也將逐年提高。

全訊的未來 勢必走向商用的路線

接下來,要説明全訊5222的未來,也就是「國防走向商用」。行政院在 105 年將國防產業列為「5+2 產業創新計畫」,該政策的宗旨是「以國防支援經濟,以經濟建構國防」,也就是本人所說的「國防走向商用」,其中政府選定航太、船艦及資安等三大產業為基礎。

目前隨著商用 5G 微波通信元件向高頻段發展,商用與軍用的微波通信元件的通用性將會越來越高,未來全訊很有可能把軍用產品應用在商用市場,美國的Qorvo公司就做了很好的示範。

Qorvo主要生產國防雷達使用的單晶微波積體電路(MMIC)等,應用於艦載、機載和地面雷達系統,同時Qorvo也生產無線基地台的功率放大器(PA),這個就是全訊的未來勢必朝向國防走向商用的路線前進。

漢翔 國防營收57%、民用營收38%

接下來是另一檔被「挪威主權基金」投資的軍工股就是2634漢翔。

漢翔股本94.1億,是國內唯一飛機製造與維修的公司,戰鬥機與民航機都有生產維修,本身也是有軍方背景。漢翔被挪威主權基金投資外,也是台灣軍工與航太的指標股,因為漢翔最大單一股東是經濟部。

漢翔是一家台灣軍用與民用飛機零組件關鍵製造商,資料顯示2022年國防營收佔57%、民用營收佔38%。

漢翔有透過GE供貨給波音與空巴

我們先看看軍機的部分,台灣歷年的國防預算持續創新高,其中還有特別編列2472億元用來購買新式戰機,這些新式戰機的製造與後續的維修,基本上都是交給漢翔;各位可以看到,漢翔在軍機部分的相關機型,有包括新式高教機、經國號,其中高教機採完工比例法認列營收,在交機時間有1-2年的情況下,預估2023–2024年會是高教機認列營收最多的年度。

至於民用機部分,就看世界第一大與第二大民用飛機製造商波音與空中巴士,因為漢翔有透過GE供貨給這兩家。

民用飛機訂單大增 需要漢翔供貨

在疫情逐步解封後、旅遊業在復甦的環境下,波音與空巴都給出了對新飛機的需求預測,2022年到2041年之前,波音預測大約需要4萬1千架,空巴則是3萬9千架,如果是截至今年2023年三月份,漢翔對於波音與空巴在民用飛機訂單上的需求下,這些新民用飛機的零組件,都需要漢翔的供貨才有辦法完成。

漢翔與GE合作 跨入氫能源產業

接下來是漢翔的另一位大客戶GE,漢翔與GE公司簽下LEAP系列發動機核心零組件10年長期合約的大單,合約效期從2026年至2035年,金額超過350億美元。漢翔除了供貨給GE發動機核心零組件以外,漢翔也透過與GE的合作,跨入氫能源產業,雙方攜手合作開發的燃氣混氫機組,最高氫氣含量可達85%,大幅減少碳的使用,達成淨零排放目標,同時漢翔本身也有三個儲能案廠投入台電交易平台。

漢翔將量產無人機 今年EPS2.5元

漢翔還有另一題材正在逐漸發酵,就是漢翔的未來「軍用無人機」。

根據市調機構調查,2024以及2025年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都有30%以上的成長,而市場傳出美國25家國防承包商將組團在5月訪台,美國這次的訪台主要目的是希望可以與台灣合作生產彈藥與無人機,這25家美國國防承包商中有不少家是擁有無人機專業知識的業者,據說這些業者就是來與漢翔合作開發無人機。目前漢翔在無人機這塊的發展正在急起直追,目標是要完成台灣空軍約3000架無人機的需求,也是成為無人機量產的中心,法人預估漢翔2023年EPS為2.5元。

拉回就是買點 中線持有絕不吃虧

在目前的地緣政治下,國防自主是台灣當下最重要的政策,軍工系列中的飛彈概念股有和成、全訊,無人機概念股有漢翔、保勝光學,在無人海上載具方面有龍德造船。

軍工概念股是2023年整年的大題材,這些都是台股的明日之星,各位可留意拉回時的買點,做為中線持有絕不吃虧。

撰文:華冠證券投顧分析師王曈資料提供:產業分析師 許家豪至尊專線:02–66303221

駐龍 龍德 合一 大綜 泰詠 奈米醫材 廣積

週五(4月28日)收盤,除了收日線、也是收週線、收月線,最後指數收在15579點。

現在盤面依然是輪漲輪動格局,走勢相當健康,這次從4月14日15973點回檔至4月26日的低點15284點,這是中期回檔修正走勢,還是上看16300點,並非空頭來臨,讀者千萬不要解讀錯誤而誤判行情。

在操作上要選有題材、業績好的個股,在此特別推薦7檔個股以供參考:

4572駐龍,6753龍德,4743合一,3147大綜,6266泰詠,6612奈米醫材、8050廣積。

基本面與題材請自行研究,逢回找買點介入即可。(王瞳)

駐龍:空巴 波音 三菱 飛機引擎

4572駐龍,股本3.5億的軍工飛機股,從事飛機引擎發動機的製造生產,原先為漢翔系統,現在與漢翔仍有業務來往。老板過去是做車體鈑金,經過產業的歷練,成功帶領駐龍轉型,隨後逐漸拿到 Airbus(空巴)、Boeing(波音) 的定單,20 年來駐龍逐漸擴大製程涵蓋範圍,從液壓模具、機構件製造到表面處理、裝配,是台灣少數擁有全製程的 Tier 2 航太製造商。近期也有日本三菱重工的投資,駐龍也握有三菱重工飛機引擎的10年長約定單,業績肯定會成長。

保勝光學 航太佔23% 今年EPS 5.5元

那除了漢翔具有軍用無人機題材以外,還有一家公司是眾所皆知的6517保勝光學。

保勝光學與3008大立光與3406玉晶光不同,大立光與玉晶光是專注在消費性市場,所以他們兩家主要採用「塑膠鏡頭」,而保勝光學的產品是以「玻璃鏡頭」為主,主要應用的市場就包括工業、醫療,以及國防上。截至 2022年Q3為止,保勝光學產品應用於運動光學佔 43%、投影設備佔 31%、AOI+半導體+國防航太佔 23%。台灣「福爾摩沙衛星八號」所搭載的鏡頭組,就是保勝光學的產品,目前各國積極投入軍用無人機部署,所以保勝光學是非常樂觀看待2023年營收有機會雙位數成長,法人也預估保勝光學2023年EPS為5.5元。

龍德造船 可能與美軍發展幽靈艦隊

剛提到美國25家國防承包商這次訪台目的是生產彈藥與無人機,其中的無人機,可不是只有跟漢翔合作在天上飛的無人機而已,而是把無人機應用在海上的「無人艦艇」,這還是攻擊型無人潛艇。

在2022年中,全球26國共同參與史上規模最大的環太平洋軍演中,美國的無人艦艇幽靈艦隊已亮相,鎂光燈此起彼落,由大型驅逐艦上的海軍遠端控制週邊三艘小型無人艦艇,讓小船在海中隱形,進行反潛與打擊,美國也曾經讓「幽靈艦隊」從墨西哥灣至加州的試航,雖然途中在巴拿馬運河切換為手動操控,但約8000公里航程中的98%均為自動操控。而對我們台灣來說,更是需要發展無人艦艇,因為我們是一個海島國家,極端仰賴海上運輸,台股中誰最有可能與美軍共同發展「無人艦艇」或者「無人水上載具」,答案就是6753 龍德造船。

龍德造船:80%營收來自國艦國造

龍德造船成立於1976年,在今年2023年的3月10日以每股承銷價30元上市,開盤以85.5元開出。截至2022年止,龍德造船(6753)周五收盤135元。

龍德造船已打造565艘船舶艦艇,除了製造中高速船艇外,龍德造船還擅長生產用於國防、巡邏、離岸風電維運等用途的船舶。

在國艦國造方面,各位可以看到龍德造船的產品有佈雷艇、多功能攻擊艇,以及無人船,在2022年38.3億元的營收中,有80%是來自國艦國造。

目前龍德造船除了能打造海軍「沱江軍艦」、中科院「光榮之星」,還能為新加坡建造無人船(USV),在2019年的時候,龍德造船的第二艘新加坡無人船(USV)就已經在試航,未來美國要跟台灣發展「無人艦艇」或者「無人水上載具」,我相這部分的商機一定有龍德造船的份。

法人預估龍德造船2023 年 EPS 5.3 元,主要是受益於海軍高效能艦艇四至六號艦在年底交船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