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里总见这样的事儿:有人天天喊着要做这做那,到最后啥也没做成;有人没说那么多豪言壮语,手里的事儿却一件件落地了。这中间差在哪儿?其实就是执行力。
它就像个看不见的发动机,带着你在人生路上往前跑,跑得稳不稳、远不远,全看这台发动机给不给力。没它的话,再美的想法也只能搁在那儿;有了它,哪怕是个普通念头,也能变成真事儿。
说真的,执行力这东西太重要了。就拿个人成长来说吧,它就像台阶,一步一步帮你往上走。之前公司里有两个新人,小王和小李,都想提升自己。小王每天下班雷打不动学一小时课,边学边记笔记练手;小李总说 “等不忙了再学”,结果半年下来,小王成了部门里能挑大梁的,小李还在原地打转。职场上的差距,就是这么一天天用执行力拉开的。
再说说梦想这事儿。有人想减肥,食谱列得明明白白,运动计划也写得清清楚楚,可就是光说不动,找各种理由偷懒;有人没说那么多,就每天早起跑半小时步,吃饭时少碰油腻的,三个月下来真的瘦了一圈。那些看着好像够不着的目标,都是靠一次一次具体的行动,慢慢靠近的。
很多人总说自己执行力不行,其实背后都有原因。最常见的就是目标没说清楚。有人说 “我要变优秀”,可优秀到底是啥样?没有具体标准,自然不知道该往哪儿使劲。就像船在海上没个航向,怎么可能到得了目的地?
还有人是不会规划。碰到大任务就头疼,觉得太难了,压根不敢开始。比如要写篇报告,有的人就盯着 “写报告” 三个字犯愁,有的人会拆成查资料、列提纲、写初稿、改细节这几步,你看,后者是不是就容易动手多了?
拖延也是个大麻烦。不少人总等着 “完美时机”,今天说太累了,明天说状态不好,结果任务越拖越久,最后只能糊弄完事。还有外界那些干扰,手机消息一响就想看,朋友一约就想出去,很容易就把该做的事忘到脑后了。
那咋提高执行力呢?首先得有个清楚的目标。别搞那些模糊的,要具体点、能衡量的。别说 “我要学英语”,不如说 “半年内通过四级,每天背 20 个单词、做一篇阅读”。这样的目标就像路上的路标,清清楚楚告诉你该往哪走。可以试试那个 “SMART 原则”,目标得具体、能衡量、能做到、有关系、有期限。
大目标看着吓人,拆成小任务就简单多了。比如准备一场演讲,别一开始就想着 “必须讲得特别好”,可以分成 “确定主题”“查 3 份资料”“写 500 字初稿”“练 3 遍” 这几步。每完成一个小任务,就离大目标近一步,还能攒点信心。
有了目标和任务,就得把时间安排好。可以列个时间表,把每天要做的事写上,比如早上 8 点到 9 点处理重要工作,下午 3 点到 4 点学新技能。计划别排太满,留点儿灵活时间应付突发情况,但定好的时间尽量遵守。这样做事有条理,不容易手忙脚乱。
对付拖延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“马上开始”。可以试试 “5 分钟启动法”:不管多不想做的事,先做 5 分钟再说。比如不想运动,就告诉自己 “就跑 5 分钟”,往往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了。还可以给任务设个截止时间,比如 “今晚 8 点前必须把方案写完”,有了期限就有压力,行动也会更果断。
执行力强的人,大多有好习惯。可以从小事开始,比如每天固定时间看书,睡前想想当天做了啥。习惯养成了,做事就不用靠意志力硬撑,会变成很自然的事。培养习惯的时候,别一开始就贪多,先做好一件事,比如坚持每天早起,再慢慢加其他的。
有时候执行力不行,是因为能力不够。碰到不会的事,自然就犹豫不敢动。这时候就得主动学,比如学个新软件,问问有经验的人。能力上去了,做事就有底气,执行力也会跟着变强。遇到问题别躲,把它当成学习的机会,解决了就多了份本事。
执行力这东西不是天生的,是练出来的。从今天起,试着把目标说具体,把任务拆成小步骤,定好时间就马上动手。别担心做得不好,只要开始行动,就比站在原地强。每完成一个任务,都是在给执行力 “充电”。慢慢你会发现,自己能做的事越来越多,离想去的地方也越来越近了。